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毛春燕 李弘)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每年省两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都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1月20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成都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更大力度推动国家战略腹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走深走实,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和厚植发展新优势。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四川内江市和重庆荣昌区两地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区域联动,重点推进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内荣农高区”)建设,做强川渝两地合作共建功能平台中唯一农业主题的功能平台。
省政协委员、内江市科协主席、民盟内江市委副主委朱慧 (受访者供图)
省政协委员,内江市科协主席,民盟内江市委副主委朱慧介绍,截至目前,在重庆与四川的共同努力下,内荣农高区已成为川渝两地协作发展的典范之作,先后召开联席会议20余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9次,举办互配互采推介会3次、年均实现互配互采金额5亿元以上。
然而,随着内荣农高区建设的逐步推进,共建管护机制不够完善、双方政策协同还需加力、要素瓶颈制约较为突出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
开展企业互配互采活动
朱慧介绍,由于是跨省(市)域合作园区,两地在土地、水、电气等要素供应价格和产业扶持政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政策更优的一方招引企业(项目)对另一方存在虹吸效应。
朱慧建议,深化协同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内荣农高区沟通协调平台,推动落实合署办公,形成共同决策、共同服务、共同建设的工作格局,及时协调解决建设推进中重大问题。
同时,建议从四川、重庆省级层面统一制定出台产业准入、财税支持、招商引资、企业开办、要素供应等政策措施,深化政策协同力度,进一步打破虹吸效应。
考虑到两地产业发展取得的初步成效,建议依托内江隆昌已建成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基础,支持“双昌”园区纳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试点范围;支持内荣两地做大玻陶特色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打造跨区域“国字号”创建样本。
同时,她希望省级产业基金下沉,与荣隆两地共同设立示范区产业发展基金,为园区内重要项目和平台建设提供稳定的财政支撑,并以此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在工业用地指标上给予倾斜,保障合作园区用地指标,提高合作园区环境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