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锚定目标奋力前行 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

2025-01-21 18:39:36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丁晓宇责任编辑:张萍审核:杜静

四川经济网绵阳讯(记者 庄祥贵 张宇 文/图)1月21日,绵阳市召开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此次会议全面回顾了2024年绵阳市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并对2025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绵阳市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邓辉出席并讲话。

1.21.aaaaa.png

 绵阳市召开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2024年工作成果丰硕

在过去的一年里,绵阳市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保持了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9.5%以上,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为坚决扛起经济大市责任担当提供了有力支撑。

制造强市建设成果突出高规格召开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制定多项政策措施,对48户10亿元以上企业“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10家、11家企业分别上榜四川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100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2家、规上工业企业120家以上,在“2024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中排名第57位且较上年提升9位。

产业集群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指导目录,完善产业链技术链图谱,以园区为载体推进产业发展。绵阳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进位,盐亭经开区入选全省试点;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八大战新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1.1%、17.8%。其中,绵阳智能机器人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名单,标志着绵阳市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绵阳还积极推进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进展明显。支持长虹、九洲参与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建设,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政策,发布多批次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推进国省级链主攻关任务,新增省级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15个平台入选全省重点中试平台名录,6个产业获评四川省产业新赛道,5条省级重点产业链将绵阳作为主要承载地之一。

项目建设动能汇聚。全流程推进项目建设,推动多个项目开工、续建、竣工投产。制定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实施方案,储备实施众多设备更新项目,部分项目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工业投资、技改投资预计分别增长15.9%、17.6%,总量均居全省第2位,绵阳入选全省首批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市,江油入选全省首批工业技术改造试点县。

“智改数转”活力激发。组建工作专班,印发实施方案,举办多场活动。联合众多企业组建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联盟,引导金融机构推出相关金融产品助企融资。累计推动412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改造,带动投资超100亿元。

1.21.bbb.png

 参会领导现场听取工业发展情况介绍

2025年工作安排全面部署

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蓄势之年,绵阳市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产业支撑。着力推动工业规模再攀新高峰、推动工业投资快速增长、推动“5+8+2”省级重点产业链蓬勃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绵阳市将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增强工业经济态势,强化监测分析、政策引导和要素保障;二是推进“建圈强链”,完善工作机制,加快产业链协同发展;三是抓好项目攻坚,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和竣工;四是推动创新融合,实施新赛道争先竞速行动,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五是筑强产业载体,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和优势产业集聚;六是推动产业转型,持续推进“智改数转”和绿色转型;七是实施育苗壮干行动,壮龙头、优结构、育增量;八是开展亲商暖企服务,健全“企业之家”服务体系;九是加强党的建设,打造党建品牌,做好行业党建工作。

邓辉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2024年的工作成果,并用“事非经过不知难”“咬定青山不放松”“人生万事须自为”三句话对工作进行了概括和指导。他表示,过去一年工业经济发展取得新进展,有“三个唯一、两个历史新高、一个来之不易”。“三个唯一”:一是入选工信部市级地方政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为西部唯一;二是入选全国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为全省唯一;三是省政府新闻办为绵阳专题举办“智改数转”新闻发布会、为全省唯一。“两个历史新高”:一是新增国家级产业集群3个、省级产业集群6个,创历史新高;二是对上争取国、省级各类资金超6亿元、创历史新高。“一个来之不易”:就是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超额完成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投资增速、技改投资增速、新增规上企业户数4个目标任务,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他强调,2025年绵阳市要围绕建圈强链产业体系、做强做大引育体系、资源共享平台体系、企业之家服务体系等方面展开工作,同时要求工业战线人员要拼学习、拼业务、拼实干、拼担当、拼改革、拼创新、拼作风、拼廉洁,为绵阳市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