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唐千惠 文/图)1月20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省长施小琳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2025年要加快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无独有偶,在不久前省政府召开的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项目推进会上,也围绕建圈强链部署了一系列重点工作。
围绕“建圈强链”这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省人大代表、成都新型显示行业协会会长秦向东在1月2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谈及了自己的想法——川渝地区新型显示产业建圈强链,要做好存量和增量两篇文章。
省人大代表、成都新型显示行业协会会长秦向东接受记者采访
为何将范围聚焦为川渝地区?近年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两省市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加快补链强链,川渝地区一跃成为全球前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聚集地。目前,全球2/3的iPad、近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超1亿台智能手机都出自川渝。
作为新型显示行业的从业者,秦向东亦对这份蓬勃的“产业生命力”有着亲身感受。据介绍,国内新型显示巨头京东方,通过多年在川渝布局,已吸引了80余家国内外知名配套企业落户,拉动了上游原材料及装备、下游终端应用产业的发展。秦向东表示,这些配套企业,是川渝地区新型显示产业的重要存量。
对此,秦向东建议,配套企业要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尤其在创新链上下功夫。“希望川渝地区的新型显示产业上游企业在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等方面发力,在高端材料方面突破‘卡脖子’难题,实现国产替代。”秦向东表示。
存量提质,增量何来?
“在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机遇叠加下,四川可以更加积极地与华东、华南的新型显示相关企业对接,抢抓产业转移的风口,做大产业增量。”秦向东表示,同时,以新项目撬动产业链也是重要突破口。据介绍,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实现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届时,这个四川迄今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以及国内首条、全球首批高世代AMOLED生产线,也将进一步释放链主企业的“虹吸效应”,助力川渝地区新型显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有力推动川渝地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