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两会好声音|省政协委员田超:建议加快推进四川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1-23 14:30:12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张肇婷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2024年,《四川省推进创新医疗器械融合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的出台,进一步释放了我省推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四川医疗器械产业正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省两会期间,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政协委员、四川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田超。

省政协委员、四川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田超(受访者供图)

田超通过调研发现,我省发展医疗器械产业有较为扎实的科研基础和比较突出的人才优势,但同时,四川医疗器械产业与沿海地区相比,在企业数量、产品数量、产值规模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她认为,四川可以从五方面着力,助推我省打造全国医疗器械产业高地。

建设医械产业高端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以高端领军人才为依托,构建创新平台体系、创新人才体系,培育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研发人才队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队伍。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建立融合创新科研新模式,助力产业升级迭代。构建覆盖全产业生态的政、企、科、院融合创新平台,优化协同创新机制,打破产学研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承接能力不匹配等问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充分共享科技、人才和资本,形成科技研发和产业孵化体系,助力产业升级迭代。

产业政策差异化支持,向初创型企业倾斜。各地政府均出台了医药健康产业政策,这些政策针对性强、支持的点位关键,对扶持产业生态集群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些产业政策容易形成“极化现象”,实力强劲的企业,获取的支持更多、更大。然而,创新创业的顶端人才在初创发展阶段对资金需求一直都比较强烈,这类初创企业往往因硬件条件不够,无法享受政策红利。面对“越大越强拿得越多、越小越早而不能得”的状况,需要产业政策差异化支持,对早期创新企业“倾斜”。

健全产业链生态圈,助推医械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招引培育、技术攻关,构建集生物原料、设备元器件、研发孵化、检验检测、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注册申报、商业化生产、专业配送于一体的产业链生态圈。不仅要强化从源头到终端的每个环节,还要促进产业链的高效协同和资源的最优配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把握数字化、智慧化医疗趋势,推动医械行业弯道超车。在数字化和智慧化医疗背景下,通过源头研发软硬件,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医疗设备向智能化升级,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数字化管理,提升医院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并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以提高便捷性,从而在全球医疗行业中实现弯道超车,为患者带来更高效、更精准、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