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两会热话题 | 交通跨越发展 成就大美四川

2025-01-23 22:35:27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丁晓宇责任编辑:张萍审核:杜静

2024年,是奋进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

这一年,四川交通领域的成绩格外亮眼,新建成高速公路507公里,全省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蜀道畅”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出行体验。新增铁路运营里程322公里,让成都与九寨之间的距离“瞬间拉近”,人们乘坐动车便能当天往返,轻松邂逅那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

川青铁路上奔驰的列车(严易程 摄)

这一年,鲜活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的建立,进口货物出关时间缩短至1.5小时以内,北欧的三文鱼最快48小时就能从捕捞地端上成都百姓的餐桌,为生活增添了别样的鲜美。

这一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成绩斐然,年旅客吞吐量增长16.6%,突破8700万人次,跃居全国第3位;货邮吞吐量增长33%,突破100万吨。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突破3.6万列,长江班列稳定运行。这些数字不仅是成绩的体现,更是四川与国内外紧密相连的见证。

2025年,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蓄势的关键节点,四川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9个方面重点工作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交通贯穿其中,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让交通跨越,成就大美四川,代表委员们纷纷畅抒己见,建言献策。 

天邛高速(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一条幸福之路:通往家门口,富民强产

在近期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上,一组数据振奋人心:2024年,我省通车总里程达到10310公里;新增美姑、昭觉、宁南3个县通高速公路,全省通高速的县(市、区)达到149个。

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直通百姓家乡,极大地改善了出行条件,让人们走亲访友、外出务工更加便捷,也为农产品的运输打开了快速通道,降低了物流成本,让特色农产品能够更快、更好地走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这让四川省人大代表、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劳动镇柏香村村民李财燕在高兴之余,也为家乡的发展暗暗焦急。

马边彝族自治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是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之一,也是乐山市唯一纳入托底性帮扶的欠发达县域。李财燕深知,交通是制约家乡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急需建设一条高速铁路过境马边、沐川,形成公、铁、水联运,一旦建成,不仅能让当地百姓出行更加高效,还能吸引更多的投资与人才,带动特色农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彻底破除乌蒙山片区、大小凉山区域交通瓶颈制约。

她在调研中发现,正在规划建设的宜西攀高铁,是连接川南经济区与攀西经济区的重要交通运输枢纽。若能过境马边、沐川等乌蒙山片区,将成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带动沿线资源开发,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极大地推动包括马边在内的大小凉山欠发达县域加快追赶、跨越发展。

令人欣喜的是,记者翻阅报告时发现,李财燕的期望已化作一条条具体工作举措。2025年,我省将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速实施西宁至成都铁路、绵遂内铁路、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成渝高速公路扩容、成雅高速公路扩容、乐山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西渝高铁。

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全省交通网络,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人口、物资、信息的快速流通,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我省还将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8000公里,让农村地区的交通更加便利,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赵琪谈攀枝花建设省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乔薇 摄)

在新的一年里,越来越多的百姓将踏上直通家门口的“幸福之路”。不断延伸的交通脉络,不仅方便了人们出行,更促进了物资流通,为四川现代服务业发展孕育了新机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立体化物流体系,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和省级区域物流枢纽建设,做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全省准公益性物流数智化平台,推行“一单制”“一箱制”,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运,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这段内容让省政协委员、攀枝花市工商联主席赵琪激动不已。攀枝花市作为四川省重点打造的“一核两翼四区”物流布局中攀西物流发展区的核心区域、“四川南向开放门户”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生产服务型物资集散地,目前正以“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为重任,围绕钢铁、钒钛等战略资源产业链供应链,组建枢纽建设运营联盟,建立国内、国际“枢纽—物流—产业”发展平台。这些交通与物流体系建设,将使攀枝花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加快建设省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步伐。

赵琪建议,考虑攀枝花作为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及国家、省确定的“两枢纽一支点一走廊一门户”(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和西部矿产品骨干流通走廊、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的战略定位,将攀枝花纳入2025年省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在物流枢纽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专项资金支持,进一步激发攀枝花的发展潜力。

交通的飞速发展不仅为城市和产业带来新机遇,还能串珠成链添活力。

在近期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交旅融合”指明了方向:四川省计划全面完成大峨眉三山旅游环线、大九寨环线等旅游化改造,建成G544川九路“高原生态示范路”、G318“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等特色精品线路。完善公路沿线一站式配套服务,打造10对高速公路星级服务区,实现4A及以上景区旅游直通车全覆盖。

这一系列举措将使游客更便捷地抵达景区,深度体验四川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消费,带动沿线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四川的旅游名片更加闪亮。

一条开放之路:连接东西南北,大道兴川

成渝地区的交通发展,近年来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在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特意提出要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西渝高铁等项目建设。这些高铁线路建成后,将极大缩短成渝地区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加强区域内部的经济联系与协同发展,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江欣国谈推动成渝毗邻地区交通协同发展(受访者供图)

对此,四川省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江欣国提出推动成渝毗邻地区交通协同发展的一系列建议。他建议制定详细的交通基础设施时序建设方案,优先推进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枢纽设施建设项目,提高区域次级交通网络与成渝主要通道的联通水平,逐步加细加密区域路网。这样能形成更加紧密的交通网络,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产业互补与协同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同时,还要提高毗邻地区客货运管理服务协同水平,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尤为重要的是,加快毗邻地区交通运输体系融入对外开放格局。江欣国鼓励毗邻地区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融入区域对外大通道,配置对外物流骨干网络并建立相关产业的跨区域联合经营管理机制,引导产业服务及产品、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快速流通,提升地区产品及服务的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力,让成渝地区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报告还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效。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加快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着力扩通道强枢纽至关重要。

省政协常委周仕伦建议,加快金沙江下游航运开发,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包括加快相关研究论证进度、统筹做好区域规划合作、推动沿江水运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这将开辟新的对外物流通道,加强四川与东盟等地区的贸易往来,促进产业向沿江地区集聚,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省政协委员代永波建议,推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二期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做强中转功能,做好空铁联运、旅客零换乘,加快成达万、渝昆、西宁至成都铁路建设,进一步畅通“空中丝绸之路”,提升成都国际航空枢纽能级。这将使成都在全球航空运输网络中占据更重要位置,吸引更多国际航线与客流、货流,促进高端产业集聚,提升四川的国际影响力。

罗捷谈广元持续拓展国际物流通道(受访者供图)

省人大代表、广元国际铁路港党工委书记罗捷表示,广元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正全力推进通道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加速建设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助力广元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2025年,广元国际铁路港计划开行国际班列50列以上,实现外贸进出口值1亿元以上。广元国际铁路港将持续拓展国际物流通道,探索开行跨境电商班列,积极推进进口再生金属转关试点,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通过交通枢纽建设,广元将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节点,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促进贸易繁荣。

一条幸福路,富了百姓,强了产业;

一条开放路,畅了蜀道,兴了四川。

2025年,四川交通蓄势待发,稳步跨越,必将成就大美四川更加辉煌的明天!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霁玥 李洋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