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最新 > 最新顶部 >新闻详情

宜宾GDP跨越4000亿元台阶

2025-02-13 08:06:22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魏文红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四川经济网讯 (记者 杨波 侯云春)日前,宜宾市统计局发布信息,2024年,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05.8亿元、增长5.0%。比照四川省21个市州数据,宜宾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前三。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5.6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943.9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696.3亿元、增长5.1%。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4.3亿元、居全省第2位、增长3.3%,全口径税收增长6.3%、居全省第3位;反映发展态势的工业用电量增长22%、居全省第1位,反映发展潜力的存贷款余额增长12.7%、居全省第4位,主要关联指标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宜宾连续入选全国城市GDP百强、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全国数字百强市。

从2018年GDP跨越2000亿元,2021年突破3000亿元,再到2024年跨过4000亿元大关,宜宾以三年跨一个千亿台阶的速度,走出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美丽曲线,其动力从何而来?

源于宜宾坚持不懈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全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等发展定位,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推动宜宾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产业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产业升级和优化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宜宾工业经济呈现出产业招引项目“多”、工业投资后劲“强”、技术创新水平“高”、企业培育分量“足”、园区建设成果“显”、要素保障措施“新”、经济运行环境“优”等特点,继续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宜宾获评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延续试点城市,入选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获评“2024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四川省首批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全市工业影响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宜宾锚定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4+4+4”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集聚成势,机械制造、轻工纺织、能源化工、建筑材料四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辅助产业四大未来产业破局起步,推动“4+4+4”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四梁八柱”基本夯实转入到“强筋健骨”新阶段。

四大主导产业方面,2024年,宜宾加快实施五粮液高质量倍增工程,举办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高品质打造中国酒市;推动四川时代8期等12个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开工建设,宁德时代宜宾研究院等12个项目建成投运,高质量举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签约项目137个、总投资952.5亿元,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获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举办光伏行业年度大会,累计签约落地晶硅光伏项目36个、建成投产23个;引进落地西部智联等数字经济头部企业,新经济科创产业基地、大数据产业园、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园等累计入驻企业130家,入选国家级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重点支撑市。2024年四大主导产业产值超2600亿元。

四大传统产业方面,2024年,宜宾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承办中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大会,丝丽雅高县绿色低碳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天原高分子新材料和高功能氯化法钛白粉等项目加快建设,普什宁江被推荐为全国首批工业母机战略备份企业,南溪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园顺利开园,传统产业产值超800亿元。

四大未来产业方面,宜宾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一期满园运行、二期主体完工,累计引进配套项目21个。积极布局数字能源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虚拟电厂”,绿电组网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储能产业园累计签约中国中车、中国能建、大唐等项目19个、总投资66.3亿元。新签约迅雷、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企业20户、总投资50亿元,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四川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积极探索氢能产业和低空经济发展,全球首列氢能智轨在宜下线并试运营,落地低空经济领域企业5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