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内江讯(熊小利 钟波 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2月24日,在威远县界牌镇无花果博览中心基地,一支由农技专家和种植能手组成的专家团队,正通过高效嫁接技术,扩建种质资源圃。
整理嫁接枝条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则是种子的遗传资源。近日,威远县启动国家级无花果种质资源圃申报工作,通过嫁接繁育新品种,为无花果产业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这里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无花果集中种植区,更隐藏着一座“无花果基因宝库”。农技人员告诉记者,整个资源圃一共有200余亩,栽植航天育种苗木和杂交育种苗木3万余株,此次嫁接共计300余个品种。据悉,每个品种进行筛选、核实之后都会挂一个黄色的“身份证”,写上品种名字。
嫁接
为什么无花果资源圃是通过嫁接的方式而不是传统的育苗栽苗,这其中有什么“秘密”?
威远世界无花果博览园管委会高级农艺师徐永宁说:“我们收集的品种主要是枝条,如果通过育苗的方式要先育苗,苗子要再等一年的时间。我们通过嫁接可以缩短周期,当年直接挂果,另外通过嫁接,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能够保证我们快速地建立种质资源圃。”
“嫁接的时候要45度角削皮,在切口前面进行定位,再顺着定位平行下去,就是一个平行的嵌合点,再把我们原来准备好的芽放在这个位置按紧,通过嫁接膜把它牢牢地捆绑在这个砧木上面。”无花果种植能手赵建伟对于嫁接技术游刃有余。
挂上“身份证”
据介绍,通过申报国家级无花果种质资源圃能科学地保存和管理无花果品种,使其不被遗失,维护生物多样性。同时,种质资源圃还能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平台,通过育种创新培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新品种,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益,有助于无花果规模化、标准化、可持续发展。
威远无花果种质资源圃
“我们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已经建立了无花果种质资源圃,收集种质资源300余份,开展了无花果航天育种,培育航天苗3万余株,进行了无花果杂交育种、榕小蜂授粉等试验研究,已经具备申报国家级无花果种质资源圃的条件。”四川远歌农业集团助理农艺师杨胜川说道。
威远县种植无花果已有140年历史,如今已经形成了集“研发、育苗、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助力农户多渠道增收。
威远县无花果产业发展迅速,十余年时间,实现了连片种植规模、科技创新能力、融合发展水平、综合加工实力“四个全国领先”,2024年产值约6.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