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3月3日,应峨眉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峨眉山画院之邀,乐山市、峨眉山市两级“非遗”专家前往峨眉山市,深入到乐山市级“非遗”峨眉山蝶翅画和峨眉山市级“非遗”竹编手工技艺保护传承基地参观考察,助力两个“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
座谈会现场
乐山市文化馆国家正高级研究馆员、中国群文学会会员,四川省群文系列高级职称专家评委,中共乐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乐山市“非遗”评审专家组专家孙忠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峨眉山市老年人协会会长万仕君,乐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峨眉山画院院长、省级非遗“峨眉山指画”和峨眉山市级非遗“峨眉牡丹林氏画法技艺”双“非遗”传承人林栩,峨眉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彭涌泉等专家参观了峨眉蝶舞萤飞昆虫馆创始人、四川省民间艺术家、峨眉山蝶翅画乐山市级传承人、峨眉山竹编手工技艺峨眉山市级传承人袁秀萍在峨眉山黄湾小镇创办的两个“非遗”传习基地,并听取了袁秀萍的情况介绍。
为蝶翅画艺术品提质“把脉”
据了解,峨眉山蝶翅画是乐山市级“非遗”保护项目,是中国独有的画种,画材取自于蝴蝶之翅,全手工加工、组合和拼贴,是集工艺性和绘画性互为相融的艺术品。峨眉山竹编手工技艺是峨眉山市级“非遗”保护项目,是劳动人民在古老而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展现的智慧与结晶。作为“天府文创设计示范企业(基地)”和西部文创人才设计库文创设计类的行业专家,现已步入花甲之年的袁秀萍,从事“峨眉山蝶翅画”和峨眉山竹编手工技艺已30多年。她坚守匠心,设立了两项“非遗”展示厅,建立了蝴蝶活体观光园,实现了集农民养殖、留守妇女加工制作、研学体验、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既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又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发展。
专家发言
座谈会上,专家们对袁秀萍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许,并针对袁秀萍提出的如何让“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后继有人,如何将“非遗”产品提质和产业发展增效等问题纷纷发言,提出了好的建议。
竹编产品展示区
孙忠明结合峨眉山市实际和当前“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希望“非遗”工作者与传承人要加强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理解,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和所担负的传承使命,充分发挥峨眉山“双遗产”优势,拓宽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作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并在传承中实现创新,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让古老技艺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林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