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音叉型晶振产线
惊蛰至,万物春。
长沱两江交汇处,春潮涌动,泸州工业迎来强大的新生动力。
在泸州新经济产业生态园内,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音叉型晶振产线正在加紧组装,预计3月底建成投产,届时,明德亨将成为全国首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生产M518音叉型晶振产品的企业,达产后产能将进入国内行业前三。
在泸州综合保税区内,四川新康意众申新材料有限公司引进的中国首条进口组装高速宽幅BOPP基材生产线正在抓紧安装,预计6月建成投产,年产能将突破2万吨、年产值超4亿元。
在四川临港经济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泸州禾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1600名工人正全力赶订单,今年1月-2月,该公司订单额已达4.5亿元,预计一季度将超8亿元。
……
放眼泸州大地,一场产业“春耕”正掀起热潮,泸州工业奏响激昂的春日奋进曲。
中国首条进口组装高速宽幅BOPP基材生产线正在安装
建圈强链 营造产业布局新生态
一年之计在于春,早谋划,早布局,早行动,泸州正全力推动产业建圈强链。
今年年初,泸州市结合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对产业布局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印发《市重点工业产业生态链链长制优化调整方案》,将泸州市重点工业产业生态链由此前的6条调整为10条。白酒、能源、化工新材料、医药健康、核医疗、装备制造(含机器人等)、绿色建材(含循环产业)、食品和农产品加工(含竹产业及造纸)、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10条产业链“种子”被重点培育。
泸州市产业投资基金群发布会签约仪式
“种子”种下,一场“春雨”来得恰逢其时。
2月26日,总规模达550亿元的泸州市产业投资基金群发布,为泸州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资本动能。其中,投向产业投资、创业投资、项目导入等类基金规模达300亿元。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产业投资类基金规模达180亿元,主要投向泸州市重点发展的“十条产业赛道”。目前,泸州现代中药、核医疗等多支子基金已完成决策审批并发起设立,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科创孵化等多支子基金正在有序筹建中。
有了“春雨”的滋养,产业链愈发拔节生长。
医药健康产业链上,四川省“百企万场”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医药健康产业”专场在泸州举行,活动发布201项供需清单,为产业链上的大中小企业搭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对接桥梁,为泸州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四川省“百企万场”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医药健康产业”专场签约仪式
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上,泸州泸天化化工园区正式获批,泸天化集团在该园区发展的10万吨/年绿色精细化学品项目、50万吨/年新型高效肥料项目将全面启动建设,为泸州打造全省绿色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再添新动力。
白酒产业链上,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的4个产品和品牌入选四川省消费品工业“三品”标杆(第一批)名单。泸州老窖智能酿造技改项目、郎酒龙马酒庄项目、中国白酒金三角优质酱酒基地项目(一期)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作为泸州特色优势产业,白酒产业继续集聚成势,为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打造注入新活力。
……
2024年,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721.3亿元;新培育1个国家级、2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集群;共培育省制造业领航企业1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家,川南航天能源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3家企业入选全省首批制造业标志性产品链主企业名单。
今年,泸州将以“圈链思维”营造产业新生态,持续提升链群能级,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建设产业生态圈,让“产业之地”硕果累累。
智能制造 激发产业数字化新动力
2月13日,四川省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泸州分会场在泸天化数智新材料项目开工现场举行,该项目拟建设年产1亿条化工编织袋、覆膜袋的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泸天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推动泸州市绿色精细化工产业补链、延链发展。
四川省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泸州分会场
同时推进的四川泸科源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瓶盖制造项目,以“智慧智造、数字管控”建设行业标杆,项目建成后可生产注塑瓶盖5亿支,铝塑瓶盖1亿支,实现年产值2.5亿元以上。
裕同科技高端环保包装材料智能工厂项目、醉清风酒业智能仓储项目……当日集中推进的100个重大项目,含“智”量十足。
聚焦工业智能化,泸州“智造”步履坚定。
2月26日,记者在明德亨公司看到,继建成全球晶体行业首个具有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线的智慧工厂后,该公司又一科技创新成果即将亮相——音叉型晶振产线正在试生产。
据了解,今年1月,明德亨投资成立控股公司明德电波(四川)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将生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行业全新产品规格的M518音叉型系列晶振,此举标志着明德亨从生产单一产品向全系列产品发展。
据明德电波(四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振波介绍,该生产线预计3月底正式投产,年产值将达3亿元。项目的建成有望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入驻泸州,进一步完善本地的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培育发展新动能,泸州加速制造业“智改数转”进程。
去年,泸州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为307家企业开具“诊断单”,并开出“良方”。紧接着,成立泸州市领航智改数转创新赋能中心,首批11家“领航”企业组成“智囊团”,为全市企业“智改数转”提供技术支撑、产品服务、供需对接、品牌推广等“一揽子”解决方案,目前已累计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超300个。
泸州市领航智改数转创新赋能中心揭牌
去年,白酒行业首家“灯塔工厂”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正式启用;泸州老窖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公示名单;宏图智能获批组建工业供应链数智化软件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泸州获评全省首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市2个项目入选“智改数转”省重点项目……
今年,泸州市将“一链一策”制定成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在白酒、化工等重点行业形成“智改数转”行业指南;持续开展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评估全覆盖工程,“一企一策”出具数字化转型评估报告;不断提升泸州市领航智改数转创新赋能中心服务效能,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推进“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让智能制造成为激发产业转型升级新的动力。
服务企业 厚植产业成长新沃土
巢好凤来栖,花香蝶自来。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投资、培强企业、繁荣经济的土壤。
2月5日,新年开工第一天,泸州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要求全市上下一心、凝聚合力,加快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沃土。其中,再次把扎实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放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要求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厚植兴业沃土。
泸州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
自去年10月泸州市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以来,全市上下便开展了一系列为企纾困解难工作。
在工业领域,泸州市经信局牵头组建泸州市“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服务工业企业专班,通过“全覆盖式”走访,进企业“听心声”,问需“开方”解难题,目前已累计走访工业企业1403户。同时,通过线上平台“酒城政企通”,共收集问题诉求924个,目前已办结810个,为企业争取国省资金3亿多元,为26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1.8亿元,为24家企业解决能源要素保障问题等。
“工业专班”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回访工作
厚植沃土,活水浇灌。
2月,泸州市9部门联合印发了《泸州市财金互动政策十二条措施》,《措施》提到,将支持企业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实施重点工业企业融资贴息,支持企业围绕生产线整体升级改造、“智改数转”、环保技改、安全生产技改、“微技改”等领域开展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补助,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首次使用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的给予贴息。
今年,泸州还将进一步完善服务企业常态机制,深入贯彻落实泸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加强和完善工作机制、深化工作举措,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推动问题诉求长效解决,加强对走访情况、诉求办理的督导跟进,推动问题限时办结、动态清零,确保企业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进一步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壮大,统筹用好工业专班、产业生态链链长制等机制,挖掘企业建圈强链、“智改数转”、设备更新、要素保障等需求,协调保障各类要素资源。全方位护航企业,为企业发展培植沃土,让企业招得进、发展好、留得住。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
泸州,从春日出发,描绘产业新“丰”景。
(四川经济网记者 庞玉宇 实习记者 姜予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