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春分,正是一年破土开耕、万物萌发的关键时节。在这一天召开的西南油气田公司2025年度勘探大讨论(致密气)似乎也多了一层更深的含义——叩问大地以破致密气勘探开发瓶颈、锚定前路以绘“十五五”效益上产华章。
3月20日至21日,西南油气田公司2025年度勘探大讨论(致密气)召开,来自西南油气田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中油测井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北京福瑞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四川盆地致密气的勘探开发着眼点、发力点、突破点等展开讨论。
作为今年西南油气田公司创新开展的“头脑风暴”,本场“勘探大讨论”依然延续前两场的热烈氛围,围绕致密气这个增储上产的新领域,抛出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在“论道”的分享中、在“寻路”的讨论里,未来四川盆地致密气勘探开发的路径,逐渐明晰。
会议现场(图片由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提供)
攻坚藏着油气的“磨刀石”
2025年一季度即将结束,各行各业加紧书写“开门红”战报。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和供应企业,西南油气田公司也在冲刺“高质量上产500亿立方米”的路上奋力擘画产量上扬线,其中,作为增储上产重要领域的致密气,一季度产量形势喜人。
致密气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近年来在能源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与常规天然气不同,致密气所在的储集岩致密、坚硬如同“磨刀石”,也正因其地质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强、开发难度大、开发成本高,而被认为是世界级开发难题。
如何经济有效地开发致密气藏?西南石油人早已着手探方向、写答卷。
上世纪70年代,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川西北部中坝地区首次发现三叠系XJH组气藏之后,近40年岁月里辗转广安、合川、安岳XJH组气藏勘探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QL209-8-H2井(郭蕾 摄)
“XJH组是四川盆地致密砂岩诸多产层中气藏资源最富集的层系之一,但受制于彼时地质认识、效益开发技术等的限制,尚未形成致密气藏的概念,也未能突破效益产能关。”西南油气田公司地球物理部资深高级主管马华灵说道,随后,西南油气公司转变思路,通过系统摸排将目光锁定至SXM组河道砂岩,并在2018年专门组建成立致密油气项目部,通过聚合多方智慧和技术力量对致密气勘探开发攻关,随着“窄河道致密砂岩规模成藏理论”“致密砂岩气藏‘砂—储—缝—藏’地球物理一体化精细表征技术系列”“窄河道常压—超低压致密砂岩气藏动态分析预测与优化开发技术”等一系列核心理论和技术的形成,SXM组大型致密砂岩气藏效益开发驶上“快车道”,四川盆地致密气也进入了勘探开发的快速阶段。
从2018年刚踏入致密气行业的“新兵蛋子”,到如今致密气勘探开发的“行家里手”,西南油气田公司气田开发管理部一级高级主管朱讯可谓与四川盆地致密气一同成长。
“刚开始,我们连统一的办公室都没有,开工作会议也只有寥寥几人。现在可不一样了,‘勘探大讨论’不仅数百人座无虚席,甚至还有人站着听嘞。”朱讯表示,从“不被看好”到“成效惊艳”,致密气勘探开发可谓是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过去两年的致密气产量增量更是连续占西南油气田公司整体天然气增量的40%以上,其中,天府气田致密气已配套建成40亿立方米年产规模,日产气突破1300万立方米,实现跨越式增长,快速形成50亿立方米上产新格局。
在“勘探大讨论”现场,聆听着专家学者带来的《四川盆地陆相致密气研究认识进展
及“十五五”勘探方向》《四川盆地致密气地球物理工作进展及下步攻关方向》《四川盆地SXM组优质储层控制因素及下步勘探启示》等专题报告,朱讯和众多致密气勘探开发的参与者一样,深刻感受着致密气作为西南油气田公司增储上产新阵地的磅礴“气势”,也深入思考着让这条上扬的产量曲线画得更稳、行得更远的“新门道”。
金浅5H东集气站(郭蕾 摄)
锻造效益上产的“金钥匙”
“SXM组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下一步往哪里干?潜力还有多大?”
“XJH组勘探领域多,不同领域勘探潜力不明确,待攻关的诸多技术如何尽快实现突破?”
……
会议现场,一个又一个现实甚至“辛辣”的问题摆在眼前,但无人面露难色,大家目光灼灼地畅谈着每一个创新突围的可能。
召开致密气专题的“勘探大讨论”,在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致密油气技术支持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王小娟看来十分有必要。“从事物发展规律而言,勘探发现是有周期的,不可能永远都处于高峰增长状态。”王小娟坦言,面对未来越来越难勘探的对象、越来越低品位的储量,摆在西南石油人面前的,不仅是如何在复杂地质体里寻找到相对“甜点”区块的重点问题,还有如何在低品位储层实现储量向产量加快转化的现实难题。王小娟告诉记者,因此,相较此前举行的以震旦系—下古生界和二、三叠系为主题的“勘探大讨论”,本次致密气专场上,来自工程领域的与会代表显著增加。
这样的“变化”蕴含着怎样的深意?从项目现场赶来参会的致密油气勘研开发项目部地质技术部主任曾青高深谙其理——多项工作的“一体化”部署及设施,是致密气规模效益上产的“金钥匙”。
“SXM组致密气发育多条‘窄’河道,难以实现集中开发,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方式进行部署实施。”曾青高告诉记者,通过将勘探评价和开发建产两个环节的研究力量融为一体,探井与开发井整体研究、整体部署、一体化实施,储量申报与产能建设同步进行,从而大大提高勘探开发效率。
JQ203井压裂现场(郭蕾 摄)
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公司创新致密气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资源向储量、储量向产能、产能向产量”的快速转化,推动了致密气规模增储和快速上产。目前已建成天府气田金秋、简阳两大致密气产气区块。
“同时,我们还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实现地质、物探、测录井、钻井、压裂等多学科的有机结合,以进一步实现钻井提速。”曾青高欣喜地说,前不久,西南油气田致密气钻井提速取得新突破,单趟钻最高进尺1760米,钻井周期14.17天,刷新水平井施工最少趟钻数和最短钻井周期纪录。
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公司以“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经济一体化”为抓手,抓好天府气田产能建设和生产组织的同时,高效推进金秋区块井位部署与实施。今年,在“高质量上产500亿立方米”的决胜之年,西南油气田公司还新设四大专班,天府气田致密气专班就是其中之一,为的就是进一步统筹勘探、评价、开发一体化部署,强化效益倒逼和方案论证,全力确保储量向产能、产量、效益快速转化。
直面致密气建产区转向储量低品位区的趋势,将挑战转化为机遇。下一步,西南油气田公司还将在致密气领域推进科研生产一体化,全力打造致密气效益开发的“新标杆”。
会场里,关于未来四川盆地致密气勘探开发寻路问道的声音不绝于耳,“大讨论”的成果正酝酿成下一步的可实施方案;
会场外,四川盆地下数千米处蛰伏的古老河道,正等着新时代的西南石油人来发现它的新面貌、讲述它的新故事。
(唐千惠 钱红杉 朱华 阮明龙 谢忱 朱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