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广元:成渝北翼投资热土 “资源+政策+效率”组合拳构建产业新高地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一座川陕甘结合部的枢纽城市正以“三大核心优势”重塑产业格局。3月27日,广元市发布《2025年投资机遇清单》,以超2000亿元引资规模、12大产业矩阵和72个集中签约项目,向市场释放出强劲发展动能。这场汇聚200余家企业的投资盛会,不仅见证了通威、国投集团等龙头企业的抢滩布局,更昭示着广元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的战略跃迁。

活动现场汇聚200余家企业

三大核心优势:资源、政策、效率的叠加效应

广元何以成为投资焦点?参会企业代表国彤创丰、通威等龙头企业给出了答案。

国彤创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朱先才谈道,广元市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向开放的“桥头堡”,其“资源富集、政策精准、服务高效”的营商环境,与国彤创丰“深耕产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投资理念高度契合。

尤其是资源不可替代这一方面,朱先才表示,广元境内天然气远景储量超3万亿立方米,旺苍县石煤钒矿储量居全国前列,五氧化二钒年产能规划达3万吨,为清洁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提供核心原料保障。

此外,广元水能、风能资源富集,水电装机超200万千瓦,风电装机突破百万千瓦,绿色能源体系日臻完善。

广元政策精准高效也是吸引企业投资的关键所在。

据了解,广元市委、市政府“专班推进、顶格协调”,从绿色矿山审批到产业基金配套,全程为项目保驾护航;效率不可替代,项目从接洽到签约仅用6个月,创下“广元速度”,彰显了政企协同的澎湃动能。同时,广元出台《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对重点产业给予税收优惠、要素保障等支持,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公司选择广元苍溪作为投资地,除了公司基于战略的总体规划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广元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通威绿色基材(广元)有限公司项目指挥长陈雪刚指出,广元在土地、能耗、物流等方面的综合成本优势显著,叠加天然气资源红利,为光伏、玻璃产业提供了理想投资场景。

营商环境好,是广元的“金字招牌”。作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全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典范城市,广元定期召开企业家恳谈会,高效运行惠企政策兑现专窗、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和“12345”亲商助企热线,让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多个投资领域机遇清单发布

多个投资领域:产业升级与战略机遇共振

此次发布的投资清单聚焦多个重点方向,为更多领域的企业提供了多方向选择,具体来看——

铝基新材料作为广元的首位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众多铝企业集聚在广元,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如今,广元已具备电解铝产能61.5万吨、再生铝产能160万吨;形成200万吨铝加工能力,聚集铝企业100余家。去年实现产值419亿元、增长30%,成功创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加快建设川陕甘渝铝交易中心、加工中心、物流中心。

广元围绕打造超千亿产业集群、建设中国绿色铝都,重点招引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线电缆、电池电子箔、再生铝保级利用及光伏、低空飞行器用铝等项目。

会上,广元首先推出了经开区新能源智能摩托车产业园等21个项目、计划引资239.6亿元。

在能源化工领域,据了解,随着中煤集团、新疆广汇等企业入驻、西部首个煤炭交易专区正式运行,到2030年广元市静态储煤能力将达400万吨以上、动态6000万吨以上。获批的旺苍省级化工园区,年产300万吨“钢焦化”、全钒液流电池等项目已落地或即将签约,广元市集聚规上企业67家。

本次招引,将聚焦清洁能源、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等领域和氢能、甲醇综合利用等方面。围绕打造500亿产业集群,现场推出了旺苍县煤焦化产业链等项目8个、计划引资258亿元。

再看硅基新材料领域,虽然广元市的硅基新材料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广元市通过高起点的规划、龙头企业的带动、丰富的资源能源和畅通的产品通道,让其未来可期。目前,广元已引进行业龙头通威集团,聚集规上企业超20家。

本次招引,广元围绕打造500亿产业集群、建成全国硅基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基地这一目标,向广大企业家抛出橄榄枝,重点招引高纯石英砂加工、玻璃新材料、硅能源材料等项目,推出了苍溪县30GW拉棒生产等项目20个、计划引资552.8亿元。

此外,现场发布的食品饮料、建材家居、文旅康养、物流商贸等产业也各具特色,为企业家们提供了众多投资机遇。

签约现场

政企协同:产业落地与区域发展双赢

活动中,作为国投集团旗下市场化投资平台,国彤创丰将依托集团在新能源、电力、交通等领域的全产业链资源,为项目注入技术、资本与市场三重动能,助力广元打造全国钒电储能产业新高地。

“此次与旺苍签订年产3万吨五氧化二钒暨全产业链综合开发利用项目仅是起点,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钒电储能全产业链标杆。”朱先才向记者介绍,国彤创丰将在产业链上游做强基础,以旺苍的钒矿为核心,联合军钒科技完成五氧化二钒中试生产,力争2026年上半年实现量产;在中游寻求突破,引入艾伯特瑞、川发兴能等行业龙头,共建电解液、离子交换膜、双极板等核心部件生产基地;在下游继续拓链,联动国投电力、雅砻江水电布局储能电站,推动钒电池在风光大基地、分布式电网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朱先才坦言,在广元进行产业布局既立足资源优势,又着眼未来趋势。国投集团正通过"产融结合"模式,联动雅砻江水电、国投交通等资源,打通“资源开发—技术转化—市场拓展”全链条。

另一边,通威集团也带来好消息:通威工业硅项目一期4台冶炼炉已点火试产,预计2025年全面投产后年产值超百亿元。

通威广元工业硅项目作为川东北地区光伏级工业硅重要生产基地,一期(18万吨工业硅项目)自2023年11月28日开工以来,创下了令人瞩目的“通威速度”。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吸纳就业1100余人,首期4台冶炼炉已于近期成功点火试生产,剩余炉体将按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全面投产。

当前,广元正加速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跨越,其资源禀赋、政策红利与产业基础的深度融合,为投资者铺就了一条共赢之路。站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历史交汇点,广元正以“三个不可替代”优势,天然气资源保障度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位,要素成本优势较周边低15%—30%,政务服务响应速度领先西部地级市,构建起“资源开发有保障、政策支持有力度、项目落地有效率”的投资生态。

会上,广元市委书记何树平真诚地表示:“这里不仅是投资优选地,更是企业链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西部跳板。”广元这颗加速崛起的“川北明珠”,正在成为企业布局西部、链接全球的战略支撑。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洋 侯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