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3月下旬,自贡迎来艳阳天,位于大安区大山铺镇伍家村的五彩油菜花田游人如织。这几天,正是黄三姐农家乐一年之中生意最好的季节。
“这几天生意好,每天营收都有2000多元。”靠着地道、可口的土豆花、爆炒家常菜和凉拌菜,黄三姐把农家乐经营得风生水起。精明的黄三姐,从2024年春季游客进村赏花时,就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于是火速地打起“黄三姐农家乐”的招牌,招徕顾客上门。
伍家村周边青龙湖一带4500亩的五彩油菜花田,是一年来自贡异军突起的新兴赏花地,其背后带动的乡村旅游、赏花经济、油菜花产业链等助农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颇具代表性。
近年来,大安区大力发展“赏花经济”,利用梅花、油菜花、梨花、桃花和绣球花等“五朵金花”,打造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深度开发“赏花+马拉松”“赏花+节庆”“赏花+露营”“赏花+展览”“赏花+市集”“赏花+研学”等新模式,带动赏花产业、乡村旅游、红色文化蓬勃发展。
不久前,中、省、市媒体跟随“遇见第C城•自贡好CITY”自贡银行杯•自贡第六届原创短视频大赛活动,走进大安区赏花地,探访“赏花经济”背后的旅游、产业、文化“账本”。
伍家村的油菜花田吸引了许多游客打卡(廖志全摄)
青龙湖油菜花:可赏花可榨油,1片湖3个月带来400余万元收入
“伍家村这些油菜花是2022年开始种的,当时种了300亩示范区,后来带动村民进行规模化种植,青龙湖周边几个村种植规模已达4500亩。”甘义林介绍,去年油菜花田初成规模,不少游客自发前来赏花,今年达到了游客观赏高峰,目前已有10余万人次打卡。
怎样把油菜花田的“赏花经济”变成经济效益,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广受益,还能打造出赏花品牌?“油菜花田产生的‘赏花经济’其实时间很短,从3月到6月,也就3个多月,但经济效益可观,村民很支持。”
甘义林说,全村有840余户共3145位村民,每年3月赏花旺季村民们靠餐饮、小吃、茶水以及农产品销售,可实现30余万元增收,“这只是增收的小部分收入,对增收贡献最大的途径是油菜花产业链。”
“5、6月份油菜花成熟后,可榨菜籽油。”他算了笔“细账”:每亩油菜花可产300斤菜籽,一斤市场价3元,一亩就是900元的产值,青龙湖周边4500亩就是405万,“我们的菜籽油大部分是专供,少部分卖给游客、村民自留,目前供不应求。”
这两年,村里打造了五彩油菜花田的观光品牌,形成了“赏花经济”。“下一步,我想趁着这股势头,把民宿、研学和林下经济搞起来,让伍家村的春季乡村旅游成为大安区的一个新亮点。”
近年来,大安区大力发展“油菜花经济”打造农文旅融合新业态。预计2025年,全区油菜种植面积达14.73万亩,产量达2.24万吨,助农增收效益明显。
大安区牛佛镇龙骨山桃花盛放(赖晓旭摄)
龙骨山桃花:数十万游客打卡,带动综合性收入800余万元
伍家村的油菜花田花开正茂,而牛佛高店村的桃花和梨花也毫不逊色,前来赏花的游客同样络绎不绝。
今年53岁的林安友是庙坝人,但从小在牛佛读书、生活的他,对牛佛这座千年古镇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2008年,在外打工、做生意的林安友回到牛佛,开始在高店村流转土地搞绿化苗木。
“那两年生意不好做,我慢慢开始转型。2014年,我在龙骨山种下了两三百亩观赏桃花,开始发展乡村旅游。”林安友回忆,这一干,就是10年。
过去,这里曾是一片荒山,高店村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龙骨山已有上千亩桃花园,仅桃花就有23个品种,争妍斗艳。同时,还有梨花、梅花、樱花、紫薇、李子花以及珍贵树木香樟、黄花梨等,带动20余名家门口就业的村民,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
近年来,龙骨山成为自贡赏花季的热门打卡点,吸引了数十万游客前往体验。游客可在园内体验观光旅游、水果采摘、生态垂钓、餐饮美食等。2023年、2024年,已成功举办两届“大安区牛佛镇龙骨山桃花季”,吸引游客约50万人、为村民增加务工收入10余万元、带动综合性收入800余万元。
2025年,龙骨山还打造出伴山居精品民宿。民宿造型新颖,设计风格多样,包含海景房、沙景房、风车房等不同的舱体20个,舱内设施齐全,配备有现代化的舒适床铺、独立卫浴、空调、Wi-Fi等,同时配备大尺寸的透明玻璃窗,让游客可以在房间内白天欣赏漫山桃花、晚上仰望浩瀚星空。山上风景优美,空间开阔,配套有网红打卡点、围炉煮茶、烧烤营地等,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
三多寨的梨花(廖志全摄)
三多寨梨花:自贡最早的赏花景点之一,年创造经济效益600余万元
三多寨的梨花,是自贡最早的赏花景点之一,如今依然备受市民游客青睐。
叶国华是土生土长的三多寨人,31年前的1994年,退伍后在乡政府当文化专干的叶国华,提出“大力发展三多寨旅游经济”的建议,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当年,三多寨首届梨花会便应运而生。
赏梨花活动这一搞,就是二、三十年。“这么多年,首先是村民受益,每一季花期,带动村民人均增收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叶国华说,其次打造了在川南都叫得响的三多寨梨花这个赏花品牌,把三多寨历史悠久的人文遗迹展现给游客。
据了解,三多寨镇拥有上、下两个梨园,总面积超过140亩。其中,上梨园占地60多亩,下梨园占地80多亩。上梨园目前存有两个珍贵的古树群,包括114株古梨树、80株古柚子树、2棵古枣树、1棵百年荔枝树、3棵古银杏树等,均已被挂牌保护。
多年来,三多寨的“赏花经济”给当地带来持续的经济、社会效益:大安区2024年春季乡村旅游暨三多寨梨花风筝季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第三产业收入约100万元,推动本地特色农产品展销收入约60万元,共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约500万元。
“接下来,我们也将积极探索赏花经济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尝试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如以梨花、古寨等元素为主题的纪念品和休闲食品等。”大安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对发展“赏花经济”充满信心。
(刘恪生 四川经济网记者 陈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