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最新 > 最新顶部 >新闻详情

“拼经济,开跑了!”——“21条”在全省经济发展一线引发热烈反响

2025-04-02 18:16:33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季春时节,巴蜀大地生机盎然。

一场又一场春雨,滋润着四川48.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的田垄间,明黄的油菜花开得正艳,翠绿的冬小麦正拔节生长……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满腿泥浆的种植大户邹磊正忙着育秧。“又是一个丰收年!”他信心满满地说道。

“春雨贵如油”,于农业生产一线,也于经济发展一线。

4月1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21条”),从加快消费恢复提振、帮助企业降本减负、推进企业快速成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4个方面制定了21条政策措施,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文件一经发布,立刻在全省经济发展一线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21条”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让人对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冲刺“双过半”、奋战“下半场”、决胜“全年红”更有信心,对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坚实基础更有底气。

“当然,‘21条’的出台更像是发令枪响。拼经济,开跑了!”一位企业家如是说。

直击痛点难点,政策举措干货多

“‘21条’中有12条政策措施都是支持企业的,这充分体现了四川对市场和企业的深度关怀和支持。”眉山市四川中科兴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万才高兴地说,特别是针对科技创新提出的专项担保激励政策,将有助于像中科兴业这样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创新类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眼下,郭万才所在公司新建的国内首条60CM宽幅“聚苯硫醚”薄膜生产线已完成调试最新研发的有“光保护因子”之称的山椒素新材料生产线也即将建成投产。“政府的支持如此‘给力’,企业没有理由不‘大干快上’!”郭万才表示。

此次出台的“21条”不仅“真金白银”含金量高,更有不少送到企业心坎上的“硬核”福利,令企业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

4月2日,位于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沿口镇的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声隆隆,自动缫丝机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经过缫丝、编检、整理、打包,一捆捆雪白的桑蚕丝,将出口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家。

“‘21条’对企业招工成本和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进行补贴,极大地提振了我们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信心。”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文朝钧注意到,“21条”明确提出“实施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对上年度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下、且保险费率不超过0.08%的企业,给予全额补贴;对上年度出口额500万—6000万美元的企业,按50% 给予补贴”。他认为,这些针对性极强的专项性措施,找准了外贸出口企业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必定能帮助企业冲破当前外贸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

既帮助企业降本减负,又推进企业快速成长。针对后者,“21条”提出了包括“实施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激励”“实施工业企业供需对接激励”在内的7条一揽子激励措施,让一线企业直呼“解渴”、直言干劲十足。

在绵阳市盐亭县,总投资6.5亿元的绿色食品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锚定今年6月底全面竣工目标,当地全力推动这一重点工业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产业园现场负责人陈鸿介绍,全面投运后,本地优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将提升至70%以上,预计年新增产值4.5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300个。

“‘21条’的出台就像发令枪响,拼经济,开跑了。”陈鸿直言,仅从“实施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激励”这一点,他就深刻感受到,只要肯干、会干,抓紧干、努力干,就一定会有好结果。

聚焦有效需求,消费供给后劲足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作为经济大省、消费大省的四川,怎么办?如何干?一时间,各方热议不绝于耳。

“大力提振有效需求,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大盘。”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四川将此作为六项重点任务之首进行安排部署,并在此后召开的省两会上进一步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有效需求是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拉动力。此次出台的“21条”中,四川聚焦“加快消费恢复提振”提出了7条措施,进一步丰富消费供给、挖掘消费潜力、提振和扩大有效需求。

“我们希望通过政策支持,加大国际国内品牌引进,推动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在川聚集,加快建设国际消费目的地。”四川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1条”重点突出政策时效性,让各项举措切实推动相关产业从流量热点转化为长效增长引擎。

扩内需!政策密集出台,措施不断深化。一季度刚过,四川剑指“加快消费恢复提振”,为何?

来自四川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45.7亿元,同比增长4.7%,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9.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2%。

增长背后,动因何在?

今年年初,1月20日,四川省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正式启动,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三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即可领取最高500元补贴。以旧换新、购新补贴等政策加力扩围下,四川相关产品掀起一股消费热潮,这在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得到了印证。

消费者得到实惠,企业赢得“流量”,市场活力涌动。4月2日,苏宁易购成都春熙路店负责人正忙着为即将到来的清明小长假制定促消费活动方案。“1月20日当天,我们店的产品销量猛增200%。此次政策发布又遇上清明假期,希望再创佳绩啊!”该负责人兴奋地表示。

利用节假日推动服务消费升温,促进消费市场持续回升向好。“21条”还提出,发放“蜀里安逸·美好生活”消费券,结合重要节假日和重点消费促进活动,同步发放线上和线下餐饮、零售、川酒川茶等专项消费券,充分挖掘消费潜力,推动四川特色产业发展。

补贴不断升级,政策不断加码,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也让卖场添了人气、增了活力。

得知“实施消费信贷财政贴息”政策出台,4月2日一大早,市民郑鹏飞便同家人前往成都高新区某知名家居卖场选购家电家具。“该条政策明确了时限是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我们先提前选好产品,待银行机构的具体实施方案出来后,再来下单付款。”郑鹏飞说。

……

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四川以“21条”打出增强经济活力的“组合拳”,也吹响了关键之年“加速跑”的冲锋号。

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在增多,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为世界经济提供“稳定锚”。于四川这样的经济大省而言,惟有干字当头、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挑起大梁、多作贡献。

(四川经济网记者 蒋师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