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电力 >新闻详情

用青春践行“守护家乡万家灯火”的承诺

——记国网凉山供电公司一线职工苦呷鲁

2025-04-03 14:55:45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何羽佳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郑红梅审核:张瑞灵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2019年6月的一个夜晚,即将大学毕业的四川凉山彝族小伙苦呷鲁独自走在北京繁华的大街,川流不息的车辆从身边驶过,而此时他的脑海里想的却是留在北京发展还是回到家乡?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拥有优渥的就业环境和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而他的家乡——四川凉山,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基础薄弱,尚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

面对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苦呷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大学期间,他曾经接触到一些北京的单位,且实习表现优异,留在北京工作似乎更加适合自己。然而,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组织开展的校园招聘宣讲会上,西电东送、特高压建设、电力扶贫等工作,深深地吸引着他,让他感受到了家乡巨大的发展潜力。

经过整夜思考,苦呷鲁最终选择遵循内心深处的信念:“读书不是为了离开家乡,而是为了改变家乡。”次日清晨,他登上返乡列车,决定进入国网凉山供电公司工作。

入职6年以来,苦呷鲁积极参与各项配网改造工程,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为配电网技术骨干,始终坚守在基层岗位。作为青年党员,他把大学学到的专业技术运用于家乡电网升级,经历了凉山州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见证了电力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进程,用青春守护家乡的万家灯火。

明灯三千照长夜  决胜脱贫冲在前

2019年,乘着“三区三州”电网建设大潮,冕宁“三乡十村”农配网工程建设项目顺利立项。该项目致力于解决冕宁县“三乡十村”长期存在的电网构架薄弱、配电能力不足等问题,让百姓用上安全可靠的电力。刚毕业的苦呷鲁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安排到国网凉山安宁供电公司里庄供电所支援项目建设。

在一次台区验收任务中,苦呷鲁一行人将前往供电所最远的辖区——健美乡华坪村。从供电所出发,需要近4个小时的车程。

“前面没路了,大家带好装备,下车还要走两个小时。”同行的老师傅说。苦呷鲁跳下汽车,主动背上沉甸甸的装备和验收资料,沿着山间仅容一人前行的、杂草丛生的小道,向山顶迈进。

到达10千伏河美线华坪村四组1号台变,已经是下午3点,一行人当即投入验收工作。等到收工时,已是接近凌晨2点。

苦呷鲁检查配电台区

然而,电网建设之难不光难在施工。在辖区某村,由于历史上麻风病例较为集中,加之当地居民对医学知识了解不足,将其误传为“麻风村”。

“其实麻风病在全国已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只是周边群众对这种疾病普遍存在误解和恐惧。久而久之,人们不敢走进村子,久居深山的村民也不敢下山。”苦呷鲁说。

工程中有3条线路、38个台区坐落在此。从那以后,苦呷鲁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该村电力线路的建设工作中。不仅如此,每当有群众“善意”提醒,他都会认真讲解搜集整理到的医学知识。“我希望通过电力工作者的努力,不仅为群众搭建用电的桥梁,也能搭建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苦呷鲁说。

在苦呷鲁的努力下,身边的同事对麻风病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也和村民们相处得越来越融洽。在10千伏顺城支线顺城村1号台变顺利投运后,苦呷鲁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电力行业的宗旨与使命,也更加坚定了建设坚强配网、守护万家灯火的决心。

靠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苦呷鲁与同事齐心协力,按期保质推进“三乡十村”农配网工程建设,确保工程顺利竣工。三乡百姓的生产生活有了充足电力保障,如愿迈上了新台阶。

急调专业解燃眉之急 多方历练铸就过硬本领 

转眼到了2021年底,凉山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把17条共计191.34公里的35千伏输电线路移交安宁供电公司管辖。

接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的初期,专业力量紧缺,线路网架结构薄弱,老旧线路占比高,给线路运维带来极大难度。为了尽快适应新专业新要求,苦呷鲁一边虚心向班组一直从事输电专业的师兄学习,一边继续发扬一丝不苟、勤学苦干的工作作风,以尽快掌握新的业务知识。

直到今天,苦呷鲁还时常回忆第一次随着师傅巡线的画面。那天的任务是巡视全长19.1公里的10千伏腊窝支线,全线共有电杆172基,线路穿越茂密的林区。每一基路基相隔并不算远,但连成线之后,就是从这个山头爬到那个山头。

苦呷鲁巡视配电线路

苦呷鲁跟着师傅巡过每一基电杆,顺道再帮沿线的村民解决一下插线板短路、线路跳闸等问题。看着村民发自内心的感谢和欢迎,苦呷鲁心中感到无比自豪。

回程路上,师傅的一脚刹车让苦呷鲁跌了个踉跄,随即耳旁传来轰隆声——此时,前方一百多米处的山坡上,巨石滚落。等滑坡结束后,又开始下起了雨。

好在滑坡的另一侧传来了白石厂运材车的喇叭声。众人一边观察滑坡,一边清理石块,苦干两个多小时后,总算打通一条勉强够车辆通过的道路。回到供电所,已是晚上8点多。

正是通过一年四季的坚守,通过每天十几公里的足迹,走过田间地头、山垄沟壑,走过遍布于山间870余基杆塔,苦呷鲁锻炼出了一身好技术、好本领。

输电线路大多分布在山区林地,苦呷鲁深刻认识到科技运用的重要性。当时,无人机飞巡正逐步成为输电线路运检的主流方式之一,在参加了专业培训,经过了努力学习钻研后,苦呷鲁很快成为了安宁供电公司第一个取得相关证照的飞手。

从事输电运检工作期间,苦呷鲁利用无人机开展输电线路精细化巡检作业达上百次,发现并处理上百条设备缺陷隐患,为检修工作提供数据保障,有力保障了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平凡岗位深耕业务 奋斗写就不凡青春

输电运检工作除了日常维护外,“电力迁改”“属地协调”也是重中之重。

2021至2024年,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泸峰中学、绕城公路二期、双创中心等一大批重点民生工程在建,大面积35千伏线路市政迁改工作同步开展。在多个单位同时进场施工造成作业环境复杂、建设工期紧张的背景下,苦呷鲁同时牵头负责多个迁改项目。

苦呷鲁排查整治线路隐患

在35千伏马大线电力线路迁改前期协调中,有一户村民坚决反对新架线路经过自家房前。那段时间,苦呷鲁每天都到村民家里,陪着聊聊家常、联络感情,并主动帮助检查处理用电问题,在帮忙干农活的间隙,顺便提起线路迁改的重要意义。

最终,苦呷鲁的真诚感动了村民一家,他们不仅同意让电力线路从自家房前经过,还在线路对房前田地和农作物种植造成影响时,表现出了积极的配合态度,主动进行调整。尽管承担着极大的工作压力,苦呷鲁依然圆满完成线路迁改17余处,有效助力了西昌市宁远大道、绕城公路二期、高铁新城等多个项目的推进。

而在开展输电线路日常运维、配合迁改等工作的同时,苦呷鲁还兼顾线路综合治理项目。在牵头实施8个35千伏线路防雷综合治理项目、6个外力破坏综合治理项目的过程中,他坚持“一停多用”原则,在线路迁改、配合停电期间,同步开展避雷器加装、绝缘子串单改双、接地整治等防雷检修工作,及时消除防雷隐患缺陷,累计加装避雷器374支、更换绝缘子768片、绝缘子单改双33处,在土壤电阻率较大的地区,积极使用石墨烯新型材料改善接地不良杆塔47处,加装分布式故障测距装置15套,有效压降了线路跳闸率,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苦呷鲁始终不忘初心,持续不断迸发着青春力量。他积极加入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电力工匠室,投身“五个服务”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参与科技项目“树倒不碰线装置”研制,在QC活动中大胆提出输配电线路外破风险量化评价办法,提出的评价办法实现了对外破风险源的有效管控……

工作的6年间,苦呷鲁始终扎根基层,无论严寒酷暑,他都认真做好线路巡检、故障抢修和设备维护等工作,只为全力保障家乡电力供应稳定可靠。“这份工作虽然平凡,但我从不后悔毕业当年返回家乡建设家乡的决定,每当看到家乡的万家灯火亮起时,就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意义。”苦呷鲁说。

(张周微 杨倩倩 陈世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