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六大优势产业·新风景丨布局“全链条”构建“新未来” 达州高新区全力推动玄武岩纤维产业蓬勃发展

2025-04-11 11:15:03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刘佩佩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近日,2025年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大会在达州高新区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等主办,汇集院士专家和企业家交流研讨,为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能承办如此高规格的行业峰会,底气源自达州自身的实力。近年来,达州玄武岩纤维产业园已拥有纺织、拉挤、模压、注塑、缠绕等复合材料五大核心工艺技术,攻克了池窑法拉丝核心技术,在创新方面取得诸多突破,良好的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ce6cf85d-d207-44a0-94cb-ad2fd56cb581.jpg

达州玄武岩纤维产业园

扩产能:原丝产量切实提升

窑炉内烈焰翻涌,电子显示屏数据实时跳动,玄武岩矿石经1500℃高温熔融成液态,通过2400孔铂金漏板高速拉丝,形成细如发丝的连续纤维……4月3日,在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玄武岩纤维万吨池窑全自动化生产线正满负荷高效运转。

作为达州高新区内最重要的玄武岩纤维原丝生产企业,去年,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玄武岩纤维万吨池窑生产线投产,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生产流程自动化。随着该企业原丝年产能突破5000吨,园区的玄武岩纤维原丝供应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36c951d8-13ff-4bcd-80a1-be27ea1df386.jpg

玄武岩纤维企业生产车间

据了解,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玄武岩纤维万吨池窑全自动化生产线集成了2400孔铂金漏板拉丝工艺与智能卷绕系统,能将玄武岩矿石经1500℃熔炼后直接转化为连续纤维,生产直径6微米-22微米的各种规格的玄武岩纤维。与原有的生产线相比,其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均显著提升。

“今年,我们正积极筹备建设玄武岩纤维万吨池窑二期工程,在投入生产后,二期池窑单窑年产能将达7500吨,其智能化运行率也将超过75%,届时企业原丝产能将有望达到年产15000余吨。”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门负责人龙仁松说。

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原丝产能的高低已成为整个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的达州高新区,正以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引领,鼓励园区内其他玄武岩纤维原丝生产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扩产力度,以此整体提升生产规模。

在积极扩充原丝产能的同时,达州高新区还与万源市展开合作,依托万源市丰富的玄武岩矿产资源,共同打造玄武岩纤维产业原材料供应基地,实现了原料供给的本地化,进一步提升了原丝生产的成本优势。

扩链条:玄纤制品百花齐放

园区的原丝产能得到长足提升,而后制品的生产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4月8日,在2025年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大会上,四川衡耀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发布了《连续玄武岩纤维预浸料团体标准》与《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自行车车架组团体标准》两项新的行业标准。这些标准的发布,意味着该企业在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后制品研发领域走在了前列。

四川衡耀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达州高新区玄武岩纤维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专注轻量化、耐腐蚀的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后制品研发,已拥有专利26项,生产的竞技自行车、F1赛车安全帽为国际极限运动提供了安全保障,产品畅销国内外。

作为园区最重要的玄武岩纤维后制品企业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四川衡耀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成长为行业标杆企业,其产品在轨道交通、户外运动、医疗器械等领域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发展势头正盛。

与衡耀复合材料类似的玄武岩纤维后制品企业,在达州高新区已有22家,其产品包含复合管道、光伏支架、交通运输等43个大类,覆盖市政工程、新能源、道路工程、医疗环保、文体旅游等多个应用领域,年综合产值超20亿元。

以完善的产业链布局为基础,近年来,达州高新区借助辖区强大的玄武岩纤维原丝产能,围绕扩充产业链这一基本思路,利用“以商招商”这一核心模式,吸引上下游企业延链补链。随着入驻企业的数量与类型的增加,达州高新区已在全国率先实现模压、缠绕、拉挤、纺织、注塑等五大核心工艺完整布局。

产业链条的延伸还在继续。在此次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大会上,又有8个玄武岩纤维合作项目落地达州高新区,涵盖汽摩零配件、管道制品、无人机应用等多个领域,进一步织密了玄武岩纤维全产业链条。

重研发: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作为材料领域的新鲜血液,如何高效发展产业?如何有效占领市场?如何掌握行业话语权?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注重研发。

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辖区玄纤企业生产研发,达州高新区先后设立了四川省玄武岩纤维重点实验室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并引进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专家(院士)工作站等多个科研机构。

目前,达州高新区已拥有玄武岩纤维化学分析、力学性能分析、结构表征等20余间专业实验用房,拥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各类实验仪器设备110余台(套),团队拥有各类科研人员61名,其中有15人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天府创新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称号。

93faee63-e152-4f86-b0e3-c64bd6cc36e3.jpg

玄武岩纤维新材料研发团队

走进四川省玄武岩纤维重点实验室,宽敞明亮的实验区域内,科研人员正专注地操作着精密仪器。各类实验设备有序运转,从玄武岩纤维化学分析室到力学性能分析室,再到结构表征室,每一间专业实验用房都在为攻克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创新默默发力。

如何将实验室的科研方向与企业的产业动向紧密结合?对此,该实验室在日常的科研攻关中构建了“企业需求牵引+科研资源协同”的合作攻关模式,通过整合企业在工艺优化、产品更新等方面的研发需求,主动推动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实现了科研资源向产业价值的精准传导。

通过合作攻关模式的深度实践,该实验室正持续将其所获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突围的硬核支撑。

截至目前,该实验室已联合四川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船舶702所等高校院所及辖区各家企业,合作取得各领域专利206项,开展相关科研项目28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这些科研成果正持续帮助辖区玄武岩纤维企业突破技术壁垒,“研发—应用—迭代”的科研模式已然形成。

(王灿然 四川经济网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

(图据达州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