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4月,走进长江畔的宜宾市江安县,山水相依、绿意盎然。在毗邻县城的江安长江大桥两端,矗立着“打造西部锂电材料新基地·川南三产融合示范区”“打造千亿级绿色低碳江安经开区”等标语,展现了江安县大力推动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江安县城
产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主引擎。如何让江安经济开发区当好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主引擎?过去一年,该县通过优化经开区机构设置,打破权责壁垒,创新机制等改革,推动形成“工业经济一盘棋、分工不分家”,高效运转,加速工业经济发展,全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7.4亿元,工业经济总量位居宜宾市第三、县域第一。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融入宜宾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生态圈
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江安县在保持氯碱化工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宜宾市“1+N”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生态圈,瞄准新能源电池材料、储能电池材料等重点产业,编制产业链招商地图,重点围绕行业头部、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大、强、优”企业进行招引培育;围绕四川时代、天宜锂业等重点企业,招引落地宜宾璞瑞达、江安聚造等包装、结构件制造企业,助推天辰泡沫、诺米矿业等本地原材料供应企业转型发展。
江安县委书记张林到经开区企业调研督导
以经开区为核心承载地,目前江安县新兴产业加速壮大,已落地锂电项目14个,2024年,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实现产值53.4亿元。同时,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加速构建优质白酒“一核两园四组团”布局,实现怡宾酒业并购重组扩大产能,推动铁清酒业、宾竹酱酒业等产业项目建成投产。2024年,全县白酒产量同比增长23.5%,实现产值同比增长45%。未来产业提前谋划,同步布局新型储能、固态电池材料、氢能等产业新赛道,并梳理对接氢相关目标企业5个。
落户江安经开区的宜宾德方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江安县高质量编制《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专项规划》,制定《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2023-2025)》,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电池材料、氯碱化工为主的产业循环,以蒸汽供应为主的蒸汽循环和以园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三废”资源循环,全力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助力宜宾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
优化经开区体制机制
“4+1”精准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江安经开区获批省级经开区、省级化工园区认定并扩区成功,已被纳入四川省“十四五”循环化改造园区名单,成为宜宾市打造万亿级锂电产业集群的重要承载地。
江安县的工业正处于爬坡上坎的关键阶段,也正朝着集群化方向发展,需要打破各种壁垒,优化体制机制,以“攥指成拳”高效的运行机制,加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安经开区一角
为此,江安经开区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开发区规划、管理、建设、运营机制形成“4+1”管理运行体制,“4”指经开区管委会、县经商科技局、县经合外事局、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1”指国有平台公司,精准助力江安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建设。
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由县委副书记兼任,主持经开区党工委全面工作,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兼任,主持管委会全面工作,江安经开区管委会、县经商科技局、县经合外事局和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按照“职责相近、业务关联”原则,实行合署办公、领导兼任、人员统筹、工作融合,实现决策管理运行一体化,统筹负责推进江安经开区规划、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产业发展、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企业服务等工作。
“合署办公后,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整合,更是职能部门融合,高效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促进产业融合,高效发展。”江安县经合外事局党组成员、县投资促进中心主任杨晓东说,江安经开区管委会、县经商科技局、县经合外事局,县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新能公司合署办公后,工作相近的内设股室实行融合,相关工作由经开区管委会负责统筹,减少重叠工作事项12项,杜绝推诿扯皮,实现了“工业经济一盘棋、分工不分家”。同时,按照“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将县属国有企业江安新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园区国有公司授权江安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统一管理,公司围绕江安经开区及化工园区的建设、管理、运营、服务等需求,做好污水处理、集中供水、建材供应、厂房租赁、物业服务等市场化经营,当好“园区大管家”,为打造“千亿园区”创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优化园区体制机制,也让“三经”部门从各自“局部作战”转向“整体联动”。比如,“三经”融合办公后,简化优化方案审批审查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全程帮办、代办等服务,目前,经开区内一般社会性投资项目审批由84个工作日压缩至60个工作日。同时,定期开展经开区企业家沙龙、企业走访等活动,全力落实好企业纾困相关政策,今年以来,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63个。
以经开区为“主引擎”
加快构建“3+3+2”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
当前,江安县正加快构建以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化工为优势产业,以装备制造、竹木加工、绿色食品为特色产业,以数字能源、新型储能为未来产业的“3+3+2”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
具体实施路径,三箭齐发。
持续深耕产业赛道。依托现有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加快招引掌握上游锂矿资源、原材料生产企业,持续布局动力电池产能需求较大的关键材料,加快落地硫酸、液氯、钛白粉等项目,逐步向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细分领域发展,建设具有国内竞争力的新型钛白粉化工材料、先进高分子化工产业基地。
江安经开区宜宾天原海丰和泰有限公司
加快特色产业扩能。加快推动“以竹代塑”,延伸竹浆粕产业链条;拓展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引零部件铸造、辅助工具等配套装备制造企业;加快推动白酒产业链条延伸,构建集原粮种植、生产酿造、包装材料、商务服务于一体的白酒产业生态圈。
谋划未来产业布局。加快布局新型储能产业,积极招引电化学储能电池、储能系统集成一体化产业制造项目及配套龙头企业,大力开展智能工厂、智慧园区建设,积极打造低碳园区。
为实现这些目标,江安县将依托江安经开区作为经济发展“主引擎”,进一步推进经开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园区管理机构改革,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和“企业办事不出园区”,进一步推动完善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全力激发园区活力,助力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杨波 侯云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