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甘孜州“错季赤松茸”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2025-04-19 12:47:42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李占庄校对:赵丁责任编辑:杜静审核:杨璐

整地、刨厢、拉养料……近日,在甘孜州道孚县八美镇120亩赤松茸种植基地,60多名村民正在忙着种植错季赤松茸。机器的轰鸣声、人们的交谈声,交织成高原春日耕耘的“奋进乐章”。

2.JPG

村民们刨土整理养料种植赤松茸

生态环境优是赤松茸种植理想地

蓝天白云下,沐浴着朝阳,记者走进赤松茸种植基地,迎面闻到一股淡淡的发酵过的养料味,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刚耕耘过的褐色土地。几辆三轮车装着“菌子养料”在田间道路来来回回,手持农具的村民把养料有序地分散在平整的土地上。

“别小看这些养料,它可是赤松茸生长的‘营养品’。”基地负责人邛崃市晓琴农业有限公司袁宇航介绍道,“菌子养料由稻壳、玉米芯、草原牛粪等农林废弃物组成,通过粉碎发酵转化为食用菌的优质基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据悉,甘孜州是一座百菌争香的天然菌库,一到夏天,透雨过后,松茸、牛肝菌、鸡枞菌等一朵朵珍贵野生食用菌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3.JPG

赤松茸基地负责人介绍“菌子养料”

“蓝天白云、雪山环绕、土壤优质,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是种植错季赤松茸的理想之地。”袁宇航说,“今年公司在道孚县八美镇以每亩500元价格流转了120亩土地,搭建480个大棚,种植错季赤松茸。”

据悉,赤松茸种植周期短、见效快,内地每年种植一季,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3月份是采摘季;而高原错季种植主要集中在2400米和3500米两个海拔梯度,2400米海拔范围,11月份种植,次年3月至7月上市;3500米海拔范围3月至4月种植,采摘期将从6月份持续到10月中旬。这种错季种植能有效填补内地市场空白,保障稳定供货,实现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赤松茸。

“高原种植赤松茸,采用的原料不仅变废为宝、错季增收,出菇后的菌肥还能优化土壤结构。通过‘菌粮轮作’提升粮食产量,形成生态循环农业。这里的赤松茸10月份采收结束后,将种上青稞或者牧草,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甘孜州农科所食用菌课题组负责人陈杭如是说。

赤松茸成为富民增收好产业

在八美村民看来,赤松茸是一项富民增收好产业。赤松茸种植基地的大棚搭建、种植、采摘等所有用工都在当地解决,用工需求大,能有效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这几天在基地务工,每天务工结束,就能拿到140元左右的收入。”八美镇村民泽仁娜姆开心地告诉记者。

1.JPG

村民们刨土整理养料种植赤松茸

据袁宇航介绍,赤松茸种植期间每天大概需要70多人,种植结束预计务工支出150万元左右。后期采菇还将固定长期用工40人以上。从种植、管理到采收,当地村民一年可以在基地务工近6个月。

赤松茸又叫大球盖菇,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口感脆嫩,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有“素中之荤”的美誉。今年,甘孜州在适宜区域种植赤松茸面积达300余亩。

“在技术保障、科学管理下,预计今年基地的120亩赤松茸将实现产量96万斤,产值将达700万元。”望着一袋袋即将埋进土里的菌种,已经种植赤松茸20多年的袁宇航对今年的收益信心满满。

4.JPG

道孚县八美赤松茸种植基地

立足生态和野生食用菌资源优势,近年来,甘孜州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州人工种植羊肚菌、赤松茸、香菇、藏灵芝等食用菌面积达1500亩,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铺就了乡村振兴“致富路”。

“甘孜独特的气候不仅是生态食用菌的优势天然产区,更是承接全国食用菌产业战略西移和四川发展特色、生态食用菌的理想区域。下一步,我们将依托‘院州’农业科技合作,科技赋能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甘孜州农科所所长翁青扎巴表示。

四月的八美,雪山环绕,远远望去,一个个赤松茸大棚整齐排列,镶嵌在草原上,孕育着收获的希望。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杨琦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