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探秘地铁"最强大脑":1号线为何不能加长加密班次?市民最关心问题权威解答来了

2025-04-23 17:50:18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董豆豆责任编辑:张萍审核:杜静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李洋)4月23日,成都轨道集团征集1号线乘客代表、媒体大V代表组成的“观察团”,通过成都地铁“解码城市动脉 探秘地铁‘大脑’”活动,走进世纪城控制中心,近距离了解地铁运行的秘密。

活动现场

“1号线能多加车吗?”面对市民最集中的疑问,控制中心负责人张波亮出数据:目前1号线70余列车在早高峰已投放超九成运力,最小发车间隔压至2分钟极限。"若再压缩间隔,列车可能从自动运行降级为人工模式,反而降低效率。"大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方块显示,列车正以"前车刚出站,后车1分钟达"的密度穿梭。

针对市民关注的“空车”调度,调度团队展示了精密协作:当倪家桥、火车南站等站点客流激增时,系统会启动"大站空车"策略,直接投放空车疏解压力,即当车站客流增加到一定程度,会调出一列空车,直接开到某个客流较大车站进行载客。

早高峰乘客候车

“如果空车班次开多了,会加长1号线北段乘客候车时间;如果空车加少了,会造成南段客流积压,乘客出行体验欠佳。”张波说,为了端好“南北”这碗水,前期,调度团队会定期开展线路踏勘,并结合车站需求,科学制定线路运行图;在实际运行中,他们也会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掌握车站客流动向,不断优化调整大站空车投放数量与投放点位。截至目前,1号线工作日早高峰常态化开行大站空车4—5列,纾解倪家桥、火车南站等重点车站客流压力,确保线路重点换乘站的客流总体均衡。

轨行区

对于“能否加长列车”的期待,技术人员用“限界”概念给出解释:1号线站台、隧道均按现行车型量身定制,加宽车体需全线改造隧道,加长列车则要延伸所有站台,工程代价堪比新建线路。但好消息是,目前,18号线三期正在加速建设中,线路开通后,将为“老大哥”1号线分担出行压力,护送城市南北方向乘客的出行,届时大家坐1号线会更“松和”。

此外,观察团还见识了地铁运行的“智慧密码”:Y型交路让四河站分岔出科学城和五根松两个终点,大小交路组合使2号线龙泉驿方向运能提升15%。调度员面前的智能监测系统,能实时捕捉每平方米站台客流密度,动态调整运行方案。

(成都轨道集团供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