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严易程)4月23日,“2025未来地球:科学与应用大会”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开幕,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众多国内外科研机构的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地球系统科学如何助力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交流。阿坝州达古冰川景区在此次大会冰冻圈变化与服务专题中作主题报告经验交流发言,并分享了达古冰川在冰川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面的创新实践与科研经验,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
分享经验
达古冰川作为中国纬度最北的海洋型冰川,近34年间已退缩76%。面对严峻的冰川消融趋势,达古冰川景区率先开展多项冰川保护创新举措,并持续推进科研合作、技术创新与公众参与实践。在2019年,达古冰川景区便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围绕冰川动态监测、资源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开发等方向,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2020年,景区首创实施“冰川盖被子”地球工程学技术,显著减缓冰川消融速率,并不断迭代升级保护方式。新一代辐射制冷材料的应用,使覆盖面积达2900平方米,保护层厚度由1米提升至2.3米,研究成果发表在10余篇学术论文和一部专著中,奠定了国内冰川工程保护的基础样板。
近年来,达古冰川景区进一步深化冰川保护技术路径,与科研机构共同引进和验证物理防护与人工干预增雪两大核心技术方案,通过多尺度观测与数值模拟系统揭示其保护效能与控制机制。借助“2025国际冰川保护年”的契机,达古冰川景区还联合多方机构发起并举办“达古冰川国际高端学术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的百余位冰川专家出席交流,构建起中国与世界冰川保护领域的合作新桥梁。与会专家对达古在技术实施、公众参与、科普传播等多方面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中国冰川保护的范式样本”。
为冰川“盖被子”
同时,达古冰川景区不断拓展公众科普与研学教育新模式,打造“让冰川退烧”“看冰川”系列研学品牌IP,与香港公益机构、瑞士艾米龙、天津极地未来等合作,推出涵盖生态、爱国、气候、自然等多主题的科学探索营,持续推动冰川知识传播,提升全民生态意识。
未来,达古冰川景区将依托专家工作站与冰川保护人才港,扩大“冰川盖被子”项目实施范围,探索人工增雪等前沿路径,同时深化科研协作、强化成果转化,并将冰川保护与生态旅游、研学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文明实践高地,持续深耕冰川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聚焦气候响应机制、科研转化路径与公众参与模式,不断拓宽冰冻圈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积极参与“未来地球:科学与应用”全球协作网络,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理想方案,为全球生态保护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共同守护人类共有的冰雪家园。
(图片由达古冰川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