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暮春时节,红霞满枝。在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白虎村岭上果园的樱桃种植基地,晶莹剔透的樱桃缀满枝头,果农、游客穿梭林间采摘鲜果,直播间里入园采摘门票售卖供不应求,果园旁的农家乐挤满了客人,农特产品被卖到脱销……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近年来,朝天区沙河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将樱桃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通过“小樱桃”撬动“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赋能乡村发展的创新之路。
一颗红果,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以前樱桃成熟了,我们要摘下来自己背到城里或者路边去卖,今年村上安排了直播帮我们售卖樱桃,同时我们在果园采摘务工,樱桃卖得好,自己也能挣工钱。”4月27日一大早,白虎村村民俞德华就开始忙着采摘樱桃了,她高兴地表示,樱桃产业发展起来了,周边的种植户和在果园务工的村民一年也能挣不少的钱,日子越过越舒心。
“赏樱花”“品樱桃”是朝天区沙河镇的一张亮丽名片。该镇有着悠久的樱桃栽植历史,因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樱桃生长,沙河樱桃个大色鲜、皮薄汁多、口味甘甜,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目前,全镇樱桃种植面积2.5万余亩,核心种植区面积超过1万亩,主要有红妃、黄宝石、红宝石、本地大樱桃等品种,带动4000余名群众增收。
农旅融合,延伸产业链价值链
“我是刷到了这儿的直播,特意导航过来的。入园后,真的让人感觉眼前一亮,这里的樱桃又大又甜,口感特别好,现场采摘的樱桃也比超市售卖的更加新鲜,而且能体验到采摘的乐趣,在樱桃园里面拍照也很出片,体验感很不错。”游客周玉娟提着亲手采摘的樱桃,展示着自己和朋友们拍摄的照片。
农旅融合让樱桃产业更添活力。近年来,沙河镇构建了樱桃种植、农旅融合的产业链,让每颗樱桃的价值发挥到极致。每年樱桃成熟季,“樱桃采摘”“樱桃的花样吃法”“游园活动”等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0余万元。
同时,白虎村的民宿和农家乐还创新推出了以樱桃为主食材制作的美食——“珍珠丸子汤”,吸引游客品尝。“城里人来这里既能享受田园乐趣,还能体验樱桃采摘、品尝特色美食、购买农特产品,乡村游有了新内涵。”白虎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德介绍,樱桃采摘季以来,附近的群众仅是售卖茴香饼、干豇豆、萝卜干等特色小吃和农产品,平均一天能挣到300元左右。
科技赋能,破解产业升级难题
“只要19.9元,一大一小进园畅吃,免费停车,免费喝茶,建议穿运动鞋,戴好遮阳帽,园区免费提供采摘果篮……”在果园内,主播正在展示、介绍树上缀满的樱桃,售卖采摘入园门票。
“今年我们在传统销售的模式上,增加了线上直播售卖门票的方式,不仅线下配送产品,还为游客提供入园体验采摘。”岭上果园农场主董刚介绍,自4月20日开园以来,平均每天有千余人入园采摘,最高峰达到2200余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气候变化、市场波动等挑战,岭上果园农场打出“科技牌”,在种植过程中采用精心筛选配伍的中草药(雷公藤、丹参、大黄、金银花等)草本纲目有机水溶肥料,有效提高了樱桃的产量和座果率。
“这个肥料里面所含的复合氨基酸等营养元素能被植物体快速吸收,满足其对营养的需求。中药所含的碱类物质对害虫具有驱避成虫、抑制繁殖的作用,其所含皂苷类化合物能够保持植物体和果实面清洁,提高商品率……”董刚说,果园内种植樱桃30余亩,今年预计樱桃总产量4万斤左右,产量是去年的2倍,预计能收入50万元。
从“提篮叫卖”到“云端畅销”,从“单一鲜食”到“多元开发”,朝天区沙河镇樱桃产业的蝶变印证了特色农业的振兴潜力。在这片红色的甜蜜事业中,科技与传统交融、生态与经济共舞,不仅让青山变“金山”,更让农民从产业链的“旁观者”变为“受益者”,激活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劲动能。
“让樱桃树成为群众的‘致富树’。”朝天区沙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在品种改良、数字农业等领域持续发力,积极探索樱桃的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冉金鹭)